Search

辦桌,最早是指家中自辦酒席宴請客人,從台灣清領時期即可觀察到這樣的民間活動,它融合了生命禮儀(如慶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辦桌,最早是指家中自辦酒席宴請客人,從台灣清領時期即可觀察到這樣的民間活動,它融合了生命禮儀(如慶生、婚宴、過節、喪事)、娛樂活動、宗教意涵、民俗節慶,是台灣社會的重要傳統。

從前的辦桌是商請左右鄰居來幫忙,烹調完成後全村人一同入席共享慶典,由主菜師傅掌管菜色,各項工作則仰賴里民們同心協力完成;當代的辦桌由主人出錢,請總鋪師團隊包場作為主場掌控者,更多整合團隊的技藝也應運而生。然而,隨著時代過去,因為都市地景的改變、對食品衛生的控管逐漸嚴格、相關勞動力老化、社會風氣變化等原因,傳統的戶外辦桌文化逐漸從人們生活中退場,現在幾乎只剩下宮廟辦理慶典儀式時才能瞥見隆重氣派的「食鬧熱」景象。

新竹辦桌菜有什麼特色?「總鋪師」的工作內容又有哪些?點進全文看個仔細吧!

▌本篇出自《貢丸湯》Vol.23「#食鬧熱」
📖想看紙本
博客來網路書店:https://pse.is/3aatcd
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:https://pse.is/39yjd4
各地獨立書店:https://pse.is/GM9TG
全台誠品、金石堂、墊腳石書店
見域小賣店:新竹市長安街6號(平日13:30-18:00,假日無固定)

📖想看電子版
讀冊電子雜誌:https://pse.is/3af5jq
Readmoo電子雜誌:https://readmoo.com/mag/283
Hami書城:https://pse.is/3bulfn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城市漫遊|《貢丸湯》雜誌|見域小賣店 各類型合作請來信: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